近日,國家圖書館公布了一組數據:“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”自2011年啟動以來,目前已覆蓋全國40家省級圖書館、479家市級圖書館,服務輻射2900多個縣級圖書館,全國各級圖書館可提供服務的數字資源已超過10000TB,其容量相當于26億冊的圖書或近千萬小時的視頻。
留守兒童在數字圖書館與家人視頻聊天。資料圖片
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者們深知,面對這個浩瀚無邊的數字“書?!保硖幤渲械娜藗?,善用之可以泛舟起航,駛向遠方,否則也可能無所適從,迷失方向。近幾年來,在國家圖書館的帶動下,各地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、服務都緊貼老百姓的文化需求,更接地氣,更有人情味兒,讓看似冰冷的“書海”變得“暖”起來。
文化溫飽,送書上門
臨近春節(jié),重慶市北碚區(qū)復興鎮(zhèn)大樹小學學生張思怡和小伙伴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——“蒲公英夢想書屋”入駐他們的學校。書屋里500冊少兒圖書、兩臺電腦和配套的數字圖書資源,讓這些留守兒童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樣,讀到《格林童話》《十萬個為什么》,也可以通過遠程視頻,向在外打工不能回家過年的父母問一聲平安。兩年里,重慶圖書館已捐贈了24個“蒲公英夢想書屋”,3萬多名留守兒童因此獲益。
“重慶集大城市、大農村、大庫區(qū)、大山區(qū)于一體,城鄉(xiāng)、區(qū)域差距較大。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維護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、保障農民工‘文化溫飽’義不容辭?!痹谥貞c圖書館館長任競看來,依靠推廣工程豐富的資源內容、便捷的數字化傳輸手段,可以不斷催生出類似“蒲公英夢想書屋”這樣的新型服務:購買火車票實名制后,每年春運,該館都會聯合全市各區(qū)縣圖書館幫助農民工在網上訂購火車票;農民工就業(yè)難,該館就與重慶市扶貧指導中心、重慶廣播電視大學等機構合作,把數字圖書館資源送到農民工職業(yè)培訓的課堂。
[責任編輯:石佳]1
212016-01-25 04:42:31